“今天不吃打鹵面了,換牛肉面嘍。”
“挺香的,有加州牛肉面的味道啊......”
4月11日中午,華電能源佳木斯熱電廠職工食堂里,職工一邊吃一邊聊著。
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該廠通過領導班子成員下基層、黨群人員下基層、召開征求意見會等多種渠道征求意見,“民以食為天”,職工對食堂提了意見:“能否增加主食品種?”“能否做頓包子或者面條?”對于此類意見,廠后勤管理部立即組織整改,職工食堂的食品出現(xiàn)了新花樣。主食改走“5加S”路線,每天除了米飯、饅頭、花卷、發(fā)糕、烤餅這些固定的主食外,會增加一樣“S”主食,“S”即surprise(驚喜)的意思,“S”有時是糖酥餅、有時是韭菜盒子、有時是餡餅......包子和面條也都出現(xiàn)在了餐桌上。
“以前不做包子、面條,是擔心沒人愛吃,今天一看呀,時常換換口味大家還是挺喜歡的,我們要做的,就是按需做飯、按需做菜。”看著盛牛肉面的窗口職工排起長隊,“牛肉面”這樣“火”,后勤管理部主任張勝笑著說。
佳熱電廠對領導班子作風建設深刻剖析,對問題整改落實立竿見影,讓群眾得實惠、真受益,一碗牛肉面,職工看在眼中的,是企業(yè)領導班子對待職工的真心;端在手中的,是企業(yè)對職工濃濃的關愛。